特種氣體的供應方式截至目前為止,幾乎皆用鋼瓶的方式進行。一般常用的為高壓鋼瓶,依其填充的氣體特性有分為氣態和液態兩種。一般氣體依液態儲存于鋼瓶內,瓶內壓力較高,所以蕞佳方式是選用吸附式氣態鋼瓶,以氣體分子與吸附劑間的范德瓦力將氣體吸附于吸附劑孔隙中,其優點為供氣壓力低于一個大氣壓,無任何泄漏的危險,且供氣量為普通高壓鋼瓶的10倍,低蒸汽壓的氣體以液態儲存于鋼瓶內;針對易然易暴,有毒性腐蝕性的氣體,常將鋼瓶至于特氣柜中,再通過管路將氣體供應至現場附近的閥箱,經過一系列的控制而后進入用氣點;一般惰性氣體以開放式的氣瓶架和閥盤供應;具體方式如下:
現場制氣、管道供氣
這種供氣方式時將制氣設備建造在用氣量較大或者用氣品種較多的工廠內或按區域設置供應周邊各單位用氣。
1-中壓貯氣罐;2-調壓閥組;3-氣體過濾器;4-液態氣體貯罐;5-汽化器;6-安全閥; 7-自動控制閥;8-氣體純化裝置;9-流量計;10-末端氣體過濾器;11-末端氣體純化器;12-用氣點;13-高壓氣體壓縮機;14-高壓氣體貯罐(P=15~20MPa)甲i醇如果以可燃氣體對待,爆i炸下限5.5%(V/V),報警值設置為25 LEL%,換算為體積分數5.5%*25%=1.375%=13750ppm,遠高于有毒報警上限35ppm。所以甲i醇應該設置有毒氣體報警器來檢測。
按照“同一種氣體,既屬可燃氣體又屬有毒氣體時,應只設置有毒氣體檢(探)測器”原則,應首先考慮有毒氣體檢測報警。
但在實際工作中,如何選擇還需要結合現場實際情況。對于存在跑冒滴漏的一般工廠區域,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值低,略有泄漏即報警,天天都是“狼來了”,為不影響生產,操作人員索性關閉報警,則帶來更大的隱患。因此,只有泄漏量控制好了,ppm報警i方能凸顯其作用。
按照GBZ/T 233有毒氣體的設置原則4.1.1 “高毒/劇i毒氣體必設”無爭議,其它有毒氣體是“大量泄放/易于聚集”的場合。建議結合場所條件、氣象條件、操作人員的操作方式、巡檢頻次等,來綜合評估風險程度。敞開式、通風條件好的場所按可燃設置是適宜的,而室內、封閉半封閉等泄漏氣體不易擴散及人員出入頻繁的場所,則應設為有毒。操作人員采樣、巡檢時應配備便攜式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器。
所以,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管是可燃還是有毒,結合現場實際情況來合理安裝。
監測站房內應配備標準氣體和工作氣源,且在有效期內。標準氣體應包含零氣和 NMHC-CEMS的量程標氣。零氣可使用氮氣或潔凈空氣,其中碳氫化合物含量不超過0.3mg/m3。標準氣體不確定度不超過±2.0%,較低濃度的標準氣體可以使用高濃度的標準氣體采用等比例稀釋方法獲得,等比例稀釋裝置的精密度在1%以內。工作氣源純度應滿足分析儀器使用要求,氫氣純度至少達到99.99%。